財聯社2月7日訊(記者 王宏)受美元指數下跌影響,1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209萬億美元,較2024年12月末上升67億美元。專家表示,當前我國不強制結匯,因此外貿順差不會自動轉化為央行外匯儲備的增加,而更多體現為“藏匯于民”。此外,近年來我國外貿順差與外儲規(guī)模之間已不存在直接對應關系。影響外儲規(guī)模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指數變化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波動,而非外匯儲備資產交易。
最新數據還顯示,中國央行連續(xù)三個月增持黃金,1月末黃金儲備環(huán)比增加16萬盎司。專家指出,我國國際儲備主要由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構成。央行持續(xù)增持黃金,在一定程度上會耗用外匯儲備,但實際影響不大。國際金價上漲也有助于提高我國整體國際儲備的估值。2024年全球央行購金總量達到了1045噸,世界黃金協(xié)會分析師指出,2025年預計全球央行的購金需求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1月外儲微增,外貿順差如何影響外儲?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為32090億美元,較2024年12月末上升67億美元,升幅為0.21%。
國家外匯局表示,2025年1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guī)模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 2024年我國對外貿易強勢,貨物和服務貿易進出口順差規(guī)模較大,外匯儲備規(guī)模不升反降,其中有何原因?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一方面,我國不實行強制結匯制度,這意味著外貿順差不會自動轉化為央行外匯儲備的增加,而更多體現為“藏匯于民”。 此外,我國對外貿易中有相當大的比例使用人民幣結算。例如,根據央行數據,目前我國貨物貿易中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比約30%。
另一方面,“我國包括對外貿易在內的經常賬戶順差規(guī)模較大,但受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證券投資規(guī)模較大等影響,我國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存在較大規(guī)模的逆差。背后是對外貿易順差和來華投資等帶來的資金流入,轉換為境內企業(yè)、銀行等的對外投資,最終在國際收支上體現為經常賬戶順差與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逆差的大體平衡”,王青還表示。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與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逆差之和為-514.3億美元。
王青指出,近年來我國外貿順差與外儲規(guī)模之間已不存在直接對應關系。影響外儲規(guī)模變化的主要因素是美元指數變化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前者影響外儲資產中的非美元資產估值,后者則直接影響外儲金融資產估值),而非外匯儲備資產交易。
“近年來,我國經常賬戶和非儲備性質金融賬戶呈現較為穩(wěn)定的‘一順一逆、自主平衡’格局”,王青表示,這意味著從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看,我國外儲有望在當前水平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事實上,按不同標準測算,當前我國略高于3萬億美元的外儲規(guī)模都處于適度充裕水平,短期內大幅增加外儲規(guī)模的必要性不大。
預計2025全球央行購金需求仍占主導
數據還顯示,中國1月末黃金儲備7345萬盎司,環(huán)比增加16萬盎司,為連續(xù)第三個月增持黃金。
“我國國際儲備主要由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構成。央行持續(xù)增持黃金,在一定程度上會耗用外匯儲備”,王青指出,但考慮到與外匯儲備的龐大規(guī)模相比,央行增持黃金規(guī)模有限,因此央行增持黃金對外匯儲備規(guī)模變化影響不大。從優(yōu)化國際儲備結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角度出發(fā),未來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
數據顯示,2021-2024年,黃金儲備余額變化幅度分別為-42.9億美元、41.1億美元、309.9億美元和431.1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金價創(chuàng)下40次新高,對我國外匯儲備有何影響?
王青認為,國際金價上漲有助于提高我國整體國際儲備的估值,但不會對外匯儲備價值有直接影響。與外匯儲備中的其他資產相比,黃金是全球廣泛接受的最終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黃金能夠增強主權貨幣的信用,為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持有黃金儲備不產生利息等收益的不足。
世界黃金協(xié)會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央行持續(xù)加快購金步伐,2024年購金總量達到了1045噸,特別是四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量大幅增加至333 噸。其中,中國央行2024年全年就增持了142萬盎司。
世界黃金協(xié)會資深市場分析師Louise Street表示,2025年,預計全球央行的購金需求仍將占據主導地位,黃金ETF投資需求也將成為支撐黃金需求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當降息依舊為主基調之時,盡管利率波動可能會比較頻繁。另一方面,由于高金價和經濟增長放緩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金飾需求或將持續(xù)走弱。地緣政治及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將成為2025年的主題,進而支撐黃金作為財富保值和避險工具的需求。